- 发布人:qzjy
- 时间:2011-12-04
- 点击:8695
- 来源:[db:来源]
?张智芬
“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作为一名特教教师,在认真学习了詹红荔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深感受到她热爱事业,更关爱失足少年。詹法官无私地点燃自己,用行动去播撒爱,用爱去培育心灵,让平凡的爱发挥着非凡的力量,捧起一颗一颗陨落的星,让他们重现光明。
詹红荔从事少年审判工作9年来,始终坚持忠诚履职,公正办案,所审结的500多个涉及1140多人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无一发回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
她心系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化解矛盾纠纷。以耐心细致的工作,使许多当事人或其亲属带着怨气而来、带着满意而归,先后化解了40多起敏感性、苗头性案件,挽救了70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她关爱失足少年,尽自己最大努力教育、挽救失足少年。先后帮助1100多名少年犯走向新生,帮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帮助70多名刑满释放的新生少年找到工作。
她勇于开拓进取,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探索出了符合少年审判工作规律的“三三九不工作法”。即三个不开庭:对案件的关键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不开庭;对被告人成长背景没有调查清楚的,不开庭;被告人对犯罪危害没有足够认识的,不开庭。三个不轻易:被告人没有真诚悔过的,不轻易下判;被害方没有得到精神抚慰、达成和解的,不轻易下判;可以判非监禁刑而没有落实帮教措施的,不轻易下判。三个不松手:入监后延伸帮教不到位的,不松手;回归社会的问题没有妥善解决的,不松手;发出的司法建议没有落实的,不松手。
她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新模式。推动建立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体系和新生少年融入社会机制,使该区少年犯罪案件由建庭当年的57件,下降到去年18件,判处非监禁刑的680人中,重新犯罪率不到0.3%。
詹红荔用爱心、耐心、恒心帮扶未成年犯的事迹非常感人,值得我们教师借鉴。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要学习詹红荔精神、做爱生敬业教师:学习她忠诚于党、牢记使命的崇高品质,学习她以人为本、全心全意的公仆情怀,学习她勇于开拓、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学习她清正廉洁、健康向上的高尚情操,学习她执法为民、勤奋学习的优秀品德,学习她情系未成年人、关爱未成年人的大爱情怀,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用爱心、耐心去教育、帮助每一个孩子。面对“后进生”、“问题学生”,不能“放弃”他们,应该耐心地做他们的思想转化工作,跟踪、记录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肯定他们成长途中的每一个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