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qzjy
- 时间:2011-11-29
- 点击:5017
- 来源:[db:来源]
——学习詹红荔事迹心得
刘德华
詹红荔同志在南平市延平区法院从事少年审判工作,9年来共审结涉及未成年人刑案近500件1100多人,这些案件无一重审、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在她的帮助下,300多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或顺利升学,70多人出狱后找到工作。詹红荔同志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公正司法、司法为民,充分体现了一名党员法官对党的忠诚和对法律的敬仰,充分体现了她对人民群众的情和义。通过认真学习了詹红荔同志的精神,我真切感受到了宽容、真诚、责任、激情、爱心、忘我的品质在詹红荔同志身上的存在。通过这次学习,我认为詹红荔同志对300多名失足少年的教育对我们这些特殊教育工作者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使我在对残障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深刻反思和认真领悟,我在对残障学生的教育工作有如下一些认识。
一、与学生平等相处,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
爱是无声的语言,是教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感情最有效的手段,爱学生就是重视学生,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有独立性的个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拉一把,在学生停止不前时推一把,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老师、同学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感受到真诚的爱,从而鼓足勇气,奋发努力。
二、把“后进生”当成“后劲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需要鼓励,尤其是后进生。多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适时的点拨、激励,学生也会随着老师的期望的方向发展。当学生犯错误时,不是训斥,而是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让学生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使学生尽快的改正缺点。学生的发展肯定有差异的,只不过有的已找到了自己的最佳点,并使潜力得到了发挥,有的还没有找到罢了。而对于老师来说,帮助后进生找到他的最佳点,并指导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才是我们教师的职责。
其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期初,我认真分析了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情况后,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因为我想,优等生只是学习上的“优等生”,并不意味着他在任何一个方面都很优秀;而后进生也只是某一方面有困难,只是还没有开发出他的潜能而已。因此,我给优等生一定的压力,目的是要把他们浮躁的性情稳定下来,让他们有更高的目标,不断进取。而后进生的特点是自卑,我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比如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微笑,或在活动中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感到在班里的地位是平等的,才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三、给予每一个学生参与管理班级的机会?
?? ?我在班上提出了“让学生自主参与”的思想创建了新的班集体自我教育管理体制。通过活动,改变了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长期处于被管理的局面,采取角色分配(即采用轮换、轮值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班集体不同层次的管理,这样以来,学生从管理角色的变换中学会了自我管理,增强了主体意识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培养了每位同学极强的自信心,提高了教育的效果。
四、课堂教学注重尊重每个学生
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就是尊重每个学生。首先意味着应该以一种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中国有句古话“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确切地反映了这样一种动态的眼光。发展意味着变化。青少年作为一个发展的个体,其变化是永恒的,其潜在的能力是无限的,正如有人所说,学生的潜能是气体,你给其多大空间,他就有多大的体积。
尊重每个学生,还意味着应该以一种独特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个性。现代儿重身心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在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共同特征的前提下,个体与整体相比较,每一个具体儿童的身心发展在表现形式、内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其原因是,每一个具体儿童在某个阶段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各不同。教师不能用机械的、凝固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应当尊重其个别差异,促进其健康发展。因此,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灵性,并加以培植,促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完善,这是发展的应有之义。
??? 尊重每个学生,是新一轮课改中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形成科学的学生观和评价观的基础。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就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做是有丰富思想、有丰富情感、有丰富个性的活生生的人,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只是需要从不同角度去欣赏而已;都是百花园中一朵美丽的鲜花,只是花开的时间不同而已;都是生长在肥沃大地上的禾苗,只是收获的季节不同而已。发展的眼光是期待的眼光,老师给学生一株花苗,他会给你一座美丽的花园;老师给学生一粒种子,他会给你一个金色的秋天;老师给学生一片阳光,他会给你一个灿烂的春天。
?
2011年1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