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品茶app_700元三小时不限次数品茶_初中生一小时50元

学校篇 | 当孤独症儿童出现破坏性行为时,如何教育引导?
  • 发布人:Lisijin
  • 时间:2024-11-03
  • 点击:2
  • 来源:

  (1)搞清孤独症儿童破坏性行为的原因。在没搞清楚原因之前,不要过分批评,应采取措施安抚他们的异常情绪。孤独症儿童因为有刻板行为和情感缺失,会造成他们在特定环境下的情绪沮丧。有些孤独症儿童会在出现某一特定物体(如:说话大声、某种铃声等等)的时候呈现出激动的状态,发生破坏性行为。这些症状通常都是由于恐惧某种物体而引起的。教师可以采取如:拥抱孤独症儿童,抚摸他们的头部、脸部和手部等身体部分,然后轻声细语告诉他们不要害怕,并逐渐的让他们慢慢接触这些引起恐惧的事物。(2)破坏物品后及时修复。对于孤独症儿童破坏性行为所破坏的东西,凡是能恢复原状的,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要求孤独症儿童和自己一起将它加以恢复和修补。如果不能恢复原状的,要带领他做好善后工作,让孤独症儿童了解破坏的后果是什么,因为孤独症儿童常常不明白破坏性行为是不对的。(3)告知行为是错误的。告诉孤独症儿童不管是因为什么,破坏东西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应尽量避免和改正。当破坏性行为出现时,即使后果没有造成,也要告诉孤独症儿童,他这样做是错误的。(4)及时与家长沟通。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各种行为,教师要与家长经常沟通,联合家校力量共同改善此行为。(5)多创设合理的游戏。游戏可以提高其动手技能,帮助其取得小小的成功,培养成功感。破坏性行为的发生,有时与任务较难、难以完成有关。当孤独症儿童的这类破坏性行为发生以后,可组织他们进行有趣的、较容易完成的游戏。(6)观察是否有同学恶作剧。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教师要及时加以制止,并及时安抚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失控问题。


文章摘自:泉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