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篇 | 孩子可能有孤独症倾向,家长应该怎么做?
- 发布人:Lisijin
- 时间:2024-11-03
- 点击:0
- 来源:
(1)早发现。孤独症一般起病于婴幼儿时期,家长经过细心观察会明显感到孩子与同龄人有些不同,例如缺乏适度的眼神对视、没有你来我往的咿呀发声或对话、对指令没有反应、对某些合理改变过分抵抗、强烈依恋某物、频繁重复某个动作等。有社会沟通交往障碍、兴趣范围狭隘或重复刻板行为、语言发育迟缓等多项异常表现时,家长应及时给予重视,自查初筛。
(2)早诊断。一旦怀疑孩子有孤独症,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评估,孤独症的诊断通常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确诊年龄一般是两到三周岁。
(3)早干预。国家卫健委《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中明确指出:目前孤独症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治疗途径为康复训练,而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孩子年龄越小,大脑发育可塑性越强。家长们要重视起来,尽早开始科学干预,以免错失孩子康复黄金时期。
文章摘自:泉州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