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qzjy
- 时间:2011-05-08
- 点击:11151
- 来源:[db:来源]
?
一、在课改改革中,经过对学期课程评价和学生未经发展评估手册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综合素质报告册进行改革,对学生素质提出有针对性的评价要求如下:
1、取消百分制,试行“等级+特长+激励性评语”的评价方法。学生操行评价由原来一学期一次改为期中、期末各评一次。“在家表现”学生先自评,再由家长评,期末教师总评:“在校表现”学生小组互评,再由教师评定。定性评语改为激励性评语和评分相结合,教师评改为学生、家长、教师一起评。将静态评定和动态管理结合起来,重视评价教育过程,激励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学生学习成绩综合考查:各科学习成绩和能力评价具体化、分散化。语数除期末卷面成绩外,把说话、写字、朗读和小学低年级口算、中高年级数智(珠心算)等项平时考查各按10%、作文20%,记入学生学习总成绩。语文要注重平时词汇量、理解词语能力、阅读词语能力、阅读、表达、背诵、应用、周记等多项考查;英语平时要注意口语、听力等考查;数学成绩含口试、作业、操作、笔试加激励性评语;计算机、职业教育专业课的成绩含口试、实践操作、现场笔试等考核方式。个别较差学生允许补测或等学会后再测。艺术分为音乐、美术、舞蹈;活动类课程中班队、体卫、兴趣活动平时考查成绩,按“优、良、中、差”记入学生成绩报告单。切实改革“一卷定成绩、分数当质量”的评价方法。
3、标准化定量考评: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弱化考试选拔功能,强化考试激励与反馈功能。学校资料室建立题库,教科室组织研究有利素质教育实施的命题方式和题型,加强对等级命题、阅卷的研究。教导处把关,控制考试次数和命题难易,使之符合减轻过重负担又不降低质量的要求。期末考试和重点单元阶段性终结考试统一命题、批改、登分、并填写质量分析存档,加强质量跟踪和调控。
4、改革评优方法。评优要体现面向全体,参与就有进步,提高就要表彰的指导思想。学校设立:三好生、积极分子、优秀队员、攻关奖、艺术奖、小巧手,评比不再按比例限定人数,只要符合评选条件和程序即可表彰。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有些项目如:拼搏奖、攻关奖等按学生的不同能力分级评优表彰,以激励更多的学生不断进取。
5、在全校学生中推行“素质教育袋”(见附件)。每位学生每学年一袋,内装能反映学生在一学年学习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取得成绩或体现进步,参与活动的各项材料、影印件、照片(详见附件),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肯定成绩,鼓励进步,看到不足,继续前进。利用“素质教育袋”学年与学年纵向比较可看出学生成长发展轨迹。本学年前后横向比较也可体现学生进步程度。学生某方面不足在袋风内可以清楚反映上来,提醒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在师长指导下自己收集各种学习材料,从中培养了动手能力。
二、在教育评价改革过程在,应遵循几个原则:
1、方向性原则:教育评价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推行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之弊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各项评价应体现这一点。
2、全面性原则:评价要全面、面向全体学生,分项、多样、综合。即使同一学科评价,即要考虑知识评价又要考虑能力评价,可用等级也可用激励性评语。不仅是学科类,活动类课程也要评价,全面综合衡量学生的表现、学习成绩和水平。
3、发展性原则:评价要淡化结果,重视过程,不在一时一事上将学生看死。好的评价要能为学生清楚地指出努力方向,依其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促其在每个发展阶段不断成长。
4、激励性原则:以表扬、激励为主,成绩、能力评价上能就高不评低。有创新要另给奖励。对学生学习、表现的闪光点要多给予鼓励。
5、公正性原则:评价改革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对所有学生特别是暂差生都应充分肯定成绩,有不足也要提希望、敲警钟、教方法。过分呵护对学生成长都是不利的。
6、可行性原则:不管是教师、家长或学生谁评价的项目、方法都要注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附:泉州市盲聋哑学校学生素质教育袋
(1)学生素质发展评估手册
(2)该生期末语、数、英、理、化、计算机试卷
(3)该生一张平时语、数、英、理、化考试或考查成绩最高的试卷。
(4)该生一篇最好作文或日记。
(5)该生一张最满意的写字作业(小学低年级铅笔作业,高年级钢笔字作业,初、高中学生钢笔、毛笔作业)。
(6)该生一张最满意的英语作业或一段口语记录音
(7)该生一张最好的美术作业或创画
(8)该生体育特长或参加体育达标、比赛有关材料。
(9)该生参加各项活动获得以上(含班级)表彰证书或影印件
(10)该生其它各方面获得的表扬或参加活动书面评价材料
(11)自已、家长、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学生素质提高的有关材料。
注:
① “素质”:一般旨学生思想首先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
②设此袋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肯定成绩,鼓励进步,看到不足,继续进取
③该项袋所存是本学年有关材料,每学期初分给学生保存整理,期末初交老师保存,学年结束放假前,老师将材料分给学生带回给家长,由学生家长保存
④有关材料可按以上顺序编号装入,并在相关序号后( )打“√”⑤某些项目如暂缺或觉得不满意可下学年添补。
⑥提倡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