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qzjy
- 时间:2011-04-17
- 点击:12201
- 来源:[db:来源]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心得
2010秋 林双红
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出适合视障学前教育的大纲和教材,这些年来只能参考普通幼儿园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事视障学前教育这六年多来我一直在不断思考和探索:在视障学前阶段我们应该教给盲孩子们什么对他们即将进入小学乃至是一生最有帮助?曾经看过一则短文,它对我启发很大,使我更加清楚在学前教育阶段我该怎么做:1978年在巴黎聚会的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又问:“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把科学家们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觉得在视障学前阶段我们不仅要注重实用的文化知识、技能的学习,还十分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和社会适应技能的发展。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要求他们要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举手发言、不打断别人讲话、学会倾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吃东西前洗手、知道要多喝水、上完厕所冲水、废纸不能乱扔,懂得扔进拉圾筒);懂得师生之间的礼仪,学习在需要别人帮助时该怎样表达,学习与同学相处时讲文明有礼貌;学会分享;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与进步,并给予积极的肯定与鼓励;懂得遵守一定的秩序和规则,不独占、不霸道,知道轮流玩游戏或玩具等等。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学习、卫生等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反之,如果养成一些坏习惯,以后要改正过来,就很困难。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行为的习惯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实际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培养幼儿生活卫生良好习惯方面
? 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我们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规矩,如:在进餐时就要孩子养成不撒得满桌满地,吃饭时不玩玩具,不看书,不讲故事的好习惯,要吃完最后一口饭才能离开座位,并把餐具、椅子整齐地放在指定的地方,要养成饭后擦嘴、漱口和习惯;又比如睡觉前要小便、学习自己脱衣服的同时要养成既叠好又不乱放衣服的好习惯;在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 二、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
???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意义不限于能力的形成,而在于自幼养成独立和不依赖于成人的性格。从孩子独立用勺吃饭到用筷吃饭,从用杯子喝水到会漱口,会正确洗手,会系扣子和鞋带,会盖被自己睡觉和整理床铺等等,这些能力是怎样养成的呢?在日常生活中在成人帮助下孩子独立地做就可以渐渐学会,贵在让孩子练习,开始不要怕孩子做不好,不要怕太费时间,要有耐心,要让孩子在独立做的过程中学会。
除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外也可以利用游戏加以辅助练习,如可以让孩子给娃娃穿脱衣服来练习解扣、系扣;用勺给娃娃喂饭等游戏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 三、在培养幼儿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方面
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时,可让孩子和更多的人相接触,在接触中练习交往,其中有成人也的年龄不同的儿童。让孩子认识和各种人的关系,懂得用不同的称呼叫人,知道在各种不同环境和场合的人怎样交往。如家里来了客人,要有礼貌地问候,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在父母和客人讲话时不要随意打扰,到别别人家里做客要先问候,不要乱翻人家的东西,得到允许后才能玩人家的玩具。要学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四、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方面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尽然如此重要,特别是学前幼儿很快就要进入小学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他今后入小学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孩子个性心理、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盲幼儿在学习情感、学习方式上也会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
如:有的孩子不能专心致志的听课,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不良习惯。不良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不良影响,与幼儿的成材直接相关。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是学子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明白学习时不可一心二用的道理。让他们知道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做作业时不讲话,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还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醒幼儿养成更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专心认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一要积极动脑想办法、二要勤学好问,知道珍惜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等。
??? 五、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方面
培养孩子爱惜劳动成果,孩子劳动不是为了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而是为了培养初步的劳动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要求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学着铺床叠被等,另外帮家长干些家务活,如:帮助摆碗筷、擦桌、拿东西等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家庭教育也是分不开的。因此,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增长培养意识,不能因为孩子小而包办一切,要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其次,要加强家园合作,要注意方式方法,坚持不懈,严格要求。
有人说,“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是啊,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习惯是一种惯量,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