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人:qzjy
- 时间:2011-04-17
- 点击:9175
- 来源:[db:来源]
走出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误区
陆 璐
迎来了新的一节中专生,本届学生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在校学习情况,这点让我这位班主任感到十分欣慰。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有家长的支持更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本学期的教育过程中我也发现个别学生由于家长过于重视知识教育,入学前就不断给学生压力让学生多识几个字,多背课文,会算几道数学题,认为这是最为要紧的。
??? 但通过一学期的观察,这几位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并不优异,处于中上,而他们的思想压力却很大,综合素质却有缺陷,自立能力较差。我个人看法,教会学生认字、绘画、信息技术等技能并不在于要孩子能够背诵每一页课文、而在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激励和启发孩子的思维活动,培养孩子好学的习惯。
??? 人的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脱离具体的知识,纯粹的智力是不存在的。在通常情况下,人的智力越发展,获得的知识越多。但是,智力不等于知识,我们不能以知识掌握的多少来判定孩子的智力发展情况。
??? 有的家长很注意孩子的教育,看到孩子会背几首唐诗,会将课本上的图画一模一样的临摹下来就以为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聪明,这些都是误区。聪明与否,不能以知识掌握的多少来确定,而主要看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看孩子其它智力要素,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操作能力的发展水平来判定。
??家长重视孩子的知识教育,重视孩子的智力教育,是无可指责的,作为父母谁不希望孩子掌握的知识多,谁不希望孩子聪明。但是,很多家长忽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忽视对孩子的个性教育。
? 我们现在家庭对孩子的礼貌教育很差,孩子对长者说话没大没小,甚至顶撞父母,待人接物缺乏应有的礼貌。我们绝对不能培养出智力水平高,但道德水平低的孩子;我们也不能培养出学习成绩好,但个性发展畸形的孩子。我们的家长也常为孩子的不礼貌,不体谅大人,任性,脾气暴躁而深感不安,也感到非常生气。我班上一位学生被父母宠着读书,父母利用一些新奇的玩具或带他去旅游作为诱饵要求他考出好成绩,于是孩子每次考到好成绩就会提高自己对奖励的要求,到期中考试的时候学生甚至提出了如果考得好要父母带他出国去玩的无理要求,父母不答应就要退学。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呼唤造就千千万万的具有高度创新意识,高度发展创造力,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同时需要有对社会负责和对社会发展有高度适应性的劳动者。那些个性上唯唯诺诺,遇到困难退缩,心理承受能力差,情绪波动较大的人是难以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的。
??知识经济对人的道德品质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绝对不是降低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要求。知识经济要求劳动者的行动要符合人类社会进步,要符合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生活准则。高新技术具有两面性,可以利用高新技术造福人类,也可利用高新技术危害社会,电脑病毒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危害社会的一个典型实例。
??走出家庭教育中重视智育,忽视德育的家教误区,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